活動時間:60分鐘
使用道具:沙包、粉筆(畫房子)
適合人數:6-20人
項目目的:增強肢體肌肉關節機能,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,培養機智、果斷的意志品質
跳房子又稱為跳方陣、跳方格。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。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。在電影里,十八世紀的歐洲曾經有過。在現實生活中,二十世紀的中國也曾經有過。只要在家門口的空地,或是沒車的路旁,找顆小石頭,就能畫個房子,玩上半天了。單腳跳、雙腳跳,孩子們的頭發隨之飛舞,心情更是飛揚著喜悅快樂!
跳房子是古老的游戲,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。跳房子也是一種世界共同的兒童游戲,只是大家所畫的房子形狀和數量的組合各有不同罷了。
跳房子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。在電影里,十八世紀的歐洲曾經有過。在現實生活中,二十世紀的中國也曾經有過。跳房子也叫跳格,這是過去女孩子們經常玩的一種游戲。用一只沙包(或者一塊瓦片)作為游戲的輔助物,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點,然后蹦蹦跳跳、飛檐走壁、穿房越脊,把沙包拾回來便大功告成。有時一邊玩她們還一邊唱:“正月十五黑咕隆咚,樹枝不動刮大風,刮得面包吃牛奶,刮得火車上天空……”
跳房子又稱為跳方陣、跳方格。跳房子活動因為是用一條腿支撐跳動,故青海等地俗稱“瘸房房”。跳房游戲比賽可進行單人比賽,也可進行集體比賽;可比得分高低,也可比花樣多少;跳房游戲花樣極多(有幾十種),如六格房、十格房、寬大房、圓頂房、大樹房、飛機房、圓房、梅花房等等。
這是最廉價的一種游戲,只需一支粉筆,一個沙包或一塊瓦片就可以玩。在地上畫出一串大大小小的格子,這些格子被稱作房子。方格以數字區分,然后按數字單雙,一邊前進一邊要把沙包扔到正確的格子里,出界或者跳錯了格子、踩線都算失敗。“跳房子”又名“跳間”,是民間傳統的游戲,也是一種比較文靜的游戲。各地所跳的“房子”樣式和跳法各異,它不受地域的限制,只要在地上畫一個個長方形,隨心所意地串在一起就可以玩了。
游戲時幾個人輪流進行,如果沒有沙包也可以用瓦片或石頭代替。將沙包扔進靠自己最近的一個小方格中,單腿跳躍著跳進小方格里,拾起沙包跳到“房子”頂部,然后按格子的單雙跳過去,再將沙包扔進起步的格子里,跳回來則闖關成功。依次下去,直至跳完所有格子。誰先完成,誰就是贏家。“跳房子”游戲可鍛煉腿部力量,以及整個身體的協調和控制力。
跳房子-游戲規則周迅和小朋友跳房子一般來說,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塊畫出連在一起的方格,有正方形、長方形,也有長方形與半圓形相結合的,還有演變成飛機形狀的。參加跳房子的人數不限,形式有兩人輪換跳,幾個人輪流跳,多人分成兩組輪換跳等。跳時先將一片狀石塊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圓片(也有用沙包的)放在第一方格外,跳者全神貫注,用一只腳將石塊輕輕踢進第一格內,然后單腳跳進第一格內,用支撐腳將石塊踢進第二格。依次進行下去,直至將石塊踢過全部方格。如果中途累了,可以在規定的“老窩”方格內休息片刻。如果有人在踢的過程中出現石塊壓線、出格或石塊連穿兩格的現象,算失敗一次,下一輪重新從第一格跳起。先到達終點的,要把石塊放在腳背上,輕輕地走出方格。先完成全套動作者為勝,負者要接受勝者的處罰。
一般規則是:(1)布沙袋或石塊或瓦片,必須一格一格地往前踢,不得越格,不得壓線,否則判為失誤;(2)中途失誤,可在下一輪輪到時,從失誤格開始繼續往下跳;(3)不得在方格內久留。
有的地區跳房子時,全部格子跳完后,可以自由選擇一格,據為己有,下次跳至該處時,可雙足著地休息片刻后再跳,其他人或瓦片到這個地方時,必須躍過或踢過,不準人境。當一方占格子超過一半時就算勝利。當投瓦片時投錯地點或瓦片壓在線上,跳格時腳不小心踏在線上或瓦片被踢出格外或壓線,均算失敗,由對方跳。
江蘇各地稱跳房子為踢瓦,活動方式與各地基本相同,不同點是:一方將所有格子跳完后,就可以“蓋屋”。“蓋屋”要求跳格子的人背向“城”(格子),將瓦片從頭頂向“城內”丟,丟進“城內”就算“蓋屋”成功,再踢時,可以在“蓋屋”的格內休息(雙足可以落地)。所有的格子都蓋完了的人算優勝。